摘要:
近年来,我省发生了多起小型经营性场所群死群伤的重大火灾事故,给国家、社会、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损失,教训十分惨痛!
2019年1月1日,毕节市金沙县沙土镇城才养生店发生火灾,造成5人死亡。
2019年3月3日,遵义市正安县三人行音乐烧烤吧发生火灾,造成7人死亡。
2020年3月8日,黔东南州天柱县竹林镇一家电销售门面发生火灾,造成9人死亡。
剖析这些惨痛的案例,火场里大量的高温有毒烟气是导致惨剧发生的罪魁祸首。火场里的烟气是如何形成的?蔓延速度有多快?如何有效减缓烟气蔓延争取逃生时间?六盘水市消防救援支队通过模拟小型经营性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技术改造和经过消防安全技术改造的真火真烟实验,一起揭开浓烟中逃生的秘密。
实验场地选择在一栋最为常见的自建建筑,房屋共4层,一层为门面,二、三、四层为生活区域,通过内部单楼梯上下,楼梯出口在门面内部经经营区域直通室外。实验模拟小型经营性场所最普遍的以下场景:1.在一层搭建住人夹层(人员进入方式为顶板孔洞,一部木楼梯上下),2.在楼梯与经营区域之前搭建前店后住隔间(隔间隔断不封顶,人员通过门进出)。3.经营区域与楼梯间之间为畅通式(中间有70CM下垂墙体),无分隔,二、三、四楼房间有普通门,门正常关闭。
第一组实验,在该场所未进行任何的消防安全技术改造前,一楼门面的针织物品、木材、泡沫等起火燃烧,1分26秒,烟气进入楼梯间,并在3分03秒蔓延到四楼楼梯间。烟气进入夹层仅需54秒,进入前店后住隔间时间仅为1分06秒。
第二组实验,我们在通往楼梯间处设置普通门在一层形成简易封闭楼梯间,对前店后住区域使用石膏板实行完全防烟封堵,设置普通门进出,对夹层上下楼梯位置使用双层石膏板将楼梯及上下孔洞与经营部分分隔,并设置普通门进出。起火部位与着火物质同第一次实验完全一致,烟气进入楼梯间时间为3分05秒,14分50秒未蔓延至四楼。从点火至夹层进烟用时1分59秒,达到报警浓度用时7分40秒。13分11秒时间内,隔间未进烟。
为了实验数据的有效性,改造前后的实验分别操作了3次,取最小值作为参考。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村民自建房楼梯设置在经营区域内,在一楼采用防烟隔断和普通门陋绝烟气,能有效阻止烟气蔓延时间约3—4分钟。
2. 前店后住隔断完全封闭后,能有效阻止烟气8—10分钟。
3. 夹层完全封闭后,能有效阻烟气5—7分钟。
4. 石膏板在200度温度下能保持结构完整。
5. 阻燃发泡剂、石膏粉浆填充缝隙能有效防烟。
6. 防火泥粘性不适合填充立面、顶面缝隙,遇高温脱落。
为推进小型经营性场所的消防安全治理工作,消防部门建议:
一是要确保楼梯间通风并保持畅通。
二是耐火极限符合要求非水泥楼板夹层应将所有缝隙完全封堵。
三是有第二逃生口的夹层应采用双层石膏板将楼梯及上下孔洞与经营部分分隔,在设置普通门的情况可阻止烟气向上蔓延速度。
四是经营区域、楼梯间等区域独立式感烟探测器必须安装,增强早期预警能力。
五是前店后住使用双层石膏板隔断,在缝隙完成隔断情况下可阻止烟气向上蔓延速度。
六是自建房屋如楼下发生火灾,要迅速跑向楼顶平台寻求救援;如楼上发生火灾,要迅速跑向屋外。
圈贵阳编辑:周晓艳
编审:刘钰
相关评论